我开车已经有20多年了,这期间换过三辆车。虽然没能总结出什么“葵花宝典”,倒是吃了不少亏,算是踩过一些坑,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这些经历。
第一辆车:本田飞度,于2004年正式上岗
我的第一辆车是辆本田飞度,2004年入手,花了10万元。当时很爱惜车,每次保养都去4S店处理,车子用得整整齐齐,换车时依然状态不错。不过,那时候刚拿驾照没多久,驾驶技术还有点青涩,上路第一年就撞了两次,好在只是些小刮小蹭,后面慢慢就没出过事了。
后来打算换车时,我还专门给飞度来了次“豪华美容”。内饰外观都打理得一尘不染,以为能混个好价钱。结果人家还没怎么动手,就掏出一个检测仪——后来才知道叫漆膜测厚仪,几下子就能看出车身哪里动过手脚。最终,这辆车只卖了2万元。而直到最近我才知道,当时那款飞度至少还值3万元,说到底还是亏在信息不对称上了。
第二辆车:大众Polo,换车方式依旧蹩脚
换完飞度,我又入手了一辆大众Polo,可见我还是钟情于小型车。用了8年,觉得时机成熟,又计划置换。因为头一次在4S店卖车时赔得有点狠,这次我换了个路子,卖给了一个网上宣传的车贩子。对方打着收车价格高、专业水平高的名号,晒得看起来很有诚意,我就兴冲冲地去了。
结果呢?所谓“专业水平”,其实是带你入坑的套路。原本我的车按行情能卖2万元,但对方一顿忽悠、挑毛病,最后只给了我1.5万元。虽然比第一次多卖了5000元,但比预期还是低了一截,事后想想也只能安慰自己这次稍微进步了一点。
第三辆车:国产车,不撞南墙不回头
到了第三辆车,我自觉卖了两次车,积累了不少经验,自信心爆棚,觉得无论是4S店还是街头车贩都不是我的对手。结果实际操作下来,依然狠狠“翻车”。
这次的买家是通过一家二手车交易平台联系到的。对方名叫“诚信二手车”,负责人是一位笑容可掬的李经理,开口就给了我5.8万元的估价,比其他地方高出将近1万,立刻打动了我。签合同时,对方还要求我支付3000元交易保证金,并说明最终成交价需复检后确认,合同里也写着:若违约需赔偿车价的20%。
本以为这次遇到的是真正实诚的商家,结果复检时对方说我的车“弊病”不少——什么发动机舱拆过、右后门漆面厚度超标,甚至怀疑车子调过里程表!最后报价直接压到5万元。虽然不想卖了,但3000块保证金在对方手里,理论上违约还得赔一笔,只能咬牙把价格谈到5.2万元成交。后来才发现,这哥们倒手就把车卖了7万元,赚得盆满钵满,而我成了他的提款机。
卖了三辆车,终尝醒悟
回顾前两次卖车的坎坷,这最后一次彻底把我教育明白了。现在的二手车市场上,凡是存活下来的4S店、车贩子,哪个不是久经沙场?他们不仅眼光毒辣,手段更是层出不穷。那些踏踏实实做买卖的商家,很多早就被市场竞争挤掉了。与这些“老司机”们过招,咱普通人再聪明,也未必玩得过他们。总结起来,这几次卖车经历算是给我好好上了一课——市场里的水深得很,大家千万别轻易托大!
顺阳网-配资平台炒股票-手机配资股票一览表-配资门户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