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武帝七岁即被封为太子,稳定地坐上了太子之位,九年后,继承了皇位。登基后的两年,年仅18岁,但依然没有任何子嗣。这个年龄,在现代或许还只是一个青年,许多人还在为学业奋斗,婚姻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遥远的事情,更不用提生育了。然而,在古代封建社会,尤其是在那时人均寿命较短、结婚生育年纪较早的情况下,18岁已不算年轻了。更何况,作为一国之君,汉武帝肩负着确保皇嗣繁衍的重大责任。皇室家事关系到国家根基,汉武帝在此时甚至开始受到质疑,关于他是否有能力传宗接代的言论甚嚣尘上。在封建社会的压力下,帝王若无嗣,不仅是个人的失败,也可能引发政权的动荡。这些谣言无形中激起了各方对汉武帝皇位的觊觎之心。因此,汉武帝不仅在情感上急于为国家传宗接代,自己作为新帝也迫切希望能有一个继承人。
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汉武帝从姐姐平阳公主府召入了歌女卫子夫,而她恰好怀上了他的孩子。这位名为卫子夫的歌女,后来成为了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。当时,卫子夫怀孕的消息传开,成功打破了宫中流传的“汉武帝无子”的谣言,这对刚刚登基的汉武帝来说,无疑是稳住政权的一大利好。汉武帝本就对卫子夫的歌舞才艺和温婉的性情颇为倾心,而她怀孕的消息更让他对她宠爱倍增。在古代的皇家宫廷里,后宫妃嫔与其子嗣的关系往往决定了她们的权力和地位,母凭子贵,子也能因母亲的宠爱而地位显赫。卫子夫所生的卫长公主,不仅符合汉武帝的期望,她出众的容貌和气质也使她从小便成为了宫中的美人儿,迅速获得了帝王的宠爱。
展开剩余77%陈皇后因卷入巫蛊之术的案件被废除后,卫子夫取而代之,登上了后宫的皇后之位。这时,卫长公主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嫡长公主,身份尊贵无比,成为汉武帝在位期间唯一一位被破格提升为长公主的帝女。其他能够担当长公主之位的,往往是当朝皇帝的姻亲,诸如姑姑之类的亲戚。更为特殊的是,卫长公主成为了整个汉朝唯一一位拥有盐邑封地的公主,而盐铁自古是国家经济的命脉,能受此封地,足见她深受宠爱。
然而,在皇宫中,命运的无常常让人捉摸不透。即使是曾经深得宠爱、公主身份高贵的卫长公主,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。随着汉武帝晚年沉迷于声色犬马,身体日渐衰弱,他对一些方士、巫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并且宫中巫蛊之风愈演愈烈。皇帝对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神秘力量产生了过度的疑虑,将所有与巫术相关的人一网打尽。身为太子的刘据,因与江充有旧怨,最终被江充诬陷参与巫蛊之事。面对奸臣的陷害,刘据决定起兵讨伐江充,但最终未能成功,兵败被武帝镇压,导致太子和皇后相继自杀。
太子刘据与皇后,恰恰是卫长公主的亲生兄妹,卫长公主也因此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了牵连。有传闻称,卫长公主在这一事件中被残忍腰斩。腰斩是古代刑罚中的极刑,执行时需将受刑人的衣物褪去,暴露其腰部,再用斧头从中斩断,这一场面惨绝人寰,甚至让负责行刑的刽子手也感到心惊胆战。此时的卫长公主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公主之一,如果皇帝临时改变心意,决不允许杀害自己的亲女,行刑的人将承担极大的风险。因此,传闻中提到刽子手因为担心皇帝的突如其来的命令,迟迟不敢执行命令,直到最后通过饮酒壮胆才完成了这项残忍的任务。
然而,根据正史记载,卫长公主的逝世实际上发生在巫蛊之祸之前。卫长公主很可能早已去世,而并未参与这场血腥的阴谋。部分学者推测,这一变化或许是因为汉武帝在事后深感懊悔,对他误杀太子的事情后悔不已,可能是为了抹去自己最宠爱的女儿死于腰斩这一丑闻,才修改了史书中的记载。无论真相如何,卫长公主的死因仍然成谜,关于她的记载也极为稀少。
历史对卫长公主的记载多为寥寥数笔,主要集中在她的两段婚姻上。第一次婚姻是与汉武帝精心挑选的曹襄,曹家是当时显赫一时的门第,曹襄更是出将入相的年轻将领。卫长公主与曹襄不仅是夫妻,还系堂兄妹关系,这样的婚姻在封建社会中并不罕见,反而是为了加强权力的亲上加亲。遗憾的是,曹襄英年早逝,卫长公主后来再度嫁给了方士栾大。栾大因自称拥有神奇法术而获得汉武帝的宠信,然而最终,栾大被揭露为江湖骗子,汉武帝大怒,将栾大及其同党处以腰斩,并对百姓进行了严厉的震慑。
从茂陵的墓室分布来看,卫长公主的墓位可能与她的初婚丈夫曹襄合葬,而栾大的墓则未被安置在公主的封地内,显示出他低微的身份和未受宠的命运。
古人常说:“伴君如伴虎”,在封建社会中,君主对臣子的生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。无论是备受宠爱的大公主,还是权倾朝野的权臣,皇帝的命令决定着一切。这种绝对的权力也决定了卫长公主尽管身世显赫、风华绝代,依然无法逃脱皇权的操控。她的一生,无论是婚姻还是命运,都被深深裹挟在这盘无情的权力棋局中,最终成为古代封建社会权力斗争的牺牲品。
参考资料:
中国知网《略论《史记》的长公主》——潘铭基
发布于:天津市顺阳网-配资平台炒股票-手机配资股票一览表-配资门户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